Ohida Folk Art Museum 飛驒民俗博物館



博物館巡禮

飛驒民俗博物館


日本飛驒地區
Don Schumann



位於飛驒民俗村的東隅,總共由若山家宅、野首家宅、穀倉和山岳資料館等四幢建築所組成。大型觀光巴士的旅客都在這裡的停車場下車,而公共汽車也在此停靠,站名叫做“民俗館前”。



若山家宅
原建於一七五一年,由於原址正好位於水力發電廠築壩的蓄水區預定地,遂於一九五九年被完整地遷移到現址,後來成為飛驒民俗村第一棟搬遷至此受保護的古跡建築。若山家共有四層,原本一樓是做為全家主要的起居場所,二、三樓跟飛驒地區一般的農家大致相仿─用來養蠶,四樓則是倉庫。

外觀部份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合掌式屋頂”造型,以比川岡家宅更為傾斜的角度覆蓋其上,這完全是因應飛驒省份西北地區氣候環境而設計的特殊造型,可讓過多的積雪自動滑下,防止屋頂負重過度、崩塌。目前這種型式的房子在白川附近,尚保存有六十多間。若山家一樓內部因應現況,已修改成販賣民俗村入場券和手工藝紀念品。

<穀倉的真正用途>
順著若山家宅一旁的小坡道走上去,就可以找到位於小水車後方做為儲藏糧米之用途的穀倉。從務農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一間小而不起眼的倉庫,是有其深遠的存在價值。早在江戶時期的農民長年得和惡劣的天候抗爭,每幾年一度,抑或接連數年受盡饑荒的肆虐之下,辛苦的農家必須隨時竭其可能地積儲糧食,但對當年大多數貧苦的農夫而言,怎麼也辦不到,於是乎所有的村民凝聚己飢己溺的精神,每個農戶根據一定的收成比例,每年自動捐出稻米,收集、囤積於此糧倉以備不時之須。所以有人形容這種賑災救人的穀倉叫“生命的活泉”。

野首家宅
在穀倉後面的是來自於高山市近郊,是本地現存歷史最攸久的老宅宇之一,室內也是以江戶時期常見黃泥鋪地的方式呈現,整個建物的正中央有一取暖用的爐具,這個生活空間既是客廳、也是廚房、更是用餐區,甚至是工作區,完全取決於用途而定,是一棟本地道地的農家陳設。

<格子拉門>
這種可拆卸式的格狀活動推門,是日本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可視狀況區隔成許多個空間,或打通數個小房間以增加示室內面積。但是城堡、倉庫等俱有儲藏或保衛作用的場所則是築起固定、厚實的泥牆或木牆。

山岳資料館
山坡的盡頭就是山岳資料館的這棟建築物,它曾經是做為高山市府的氣象測候所,“服役”超過七十年之久,直到一九七零年才功成身退,拆遷到現今的民俗村來。

展覽品內容以北日本阿爾卑斯山群居民的生活概況為主題,包含山中用器具、當地的雉雞標本、風乾保存的柴魚等和圖片介紹。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Long Distance Flavors

Peru

Shark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