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iram: Forgotten Lands
Ancient lost city in northeast Thailand
泰國下東北五府
世人遺忘的角落
武里喃府
(Original articles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French/German/Taiwanese geographic magazines in early 2000's)
Buriram, Lower Northeastern Thailand
by Don Schumann
泰國下東北五府
世人遺忘的角落
武里喃府
(Original articles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French/German/Taiwanese geographic magazines in early 2000's)
Buriram, Lower Northeastern Thailand
by Don Schumann
本府在古代高棉文化統治時期,被做為管轄其它城市的聯絡站。拉瑪王朝時代把背城、娘隆城、菩提頌城等地合併成為今日的武里喃府。
面積為 10,231平方公里,在全國76府城中面積排行第18,距離曼谷410公里。全境座落在海拔300~400公尺多森林、多河流的高原上,地勢由南部向北部低斜至汶河山脈,人口為 1,417,000。
菩儂壤寺
跟一般典型的高棉建築或印度教寺廟雷同,都是呈座西朝東的建築走勢,正對著朝陽的方位,同時也面向著當年位於吳哥的高棉國都。它位於呵叻東南方132公里, 距離武里喃南邊50公里,算是所有泰國境內最為壯觀的高棉遺跡寺廟。菩儂壤寺(原文意謂山巔之寺)莊嚴地雄踞在一座火山的南沿,四週環繞的盡是一望無際低 平的農村景緻,從這裡分別可遠眺吳哥和分隔泰國與柬埔寨的當雷山。
菩儂壤寺處於當年銜接吳哥和披邁之間的公路上,不管是從政治上或軍事上的著眼點來看待其所處的策略性地理位置,就不難看出高棉人深思熟慮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它所處的地理形勢的孤立與突出,恰與其宗教意味上位於33層天的天堂聖山的形像不謀而合。
歷史學家認為,在十二世紀前這一座火山丘陵是為印度教徒的休養靜避地。直到蘇里瓦亞門二世的同輩親戚——納潤爪梯亞統治本地區時才首度興建主殿堂,也就是今 日眼前所見高高在上、帶著神聖不可侵犯色彩的菩儂壤寺的誕生。跟據當地的一份碑文解釋,納潤爪梯亞在其頭一胎的兒子出生時任命為瑜伽教派導師,而當時菩儂 壤寺的增建工程也正持續進行著,順理成章地,納潤爪梯亞在本寺廟中的牆面添加上不少的瑜伽導師人形。其實,本寺的整建工程一直到*間耶跋摩七世時期也未曾 停歇過。
高棉勢力範圍在十三世紀開始衰退,到了西元1431年整個高棉王朝在泰族的手中完全崩解,疆土重劃後的菩儂壤寺隸屬於泰國所有,從此之 後,也是菩儂壤寺邁向荒蕪的開端,足足五百四十一年的沈睡。在泰國美術部門大刀闊斧的古跡重修下,歷時十六年的努力才得以使這座居高臨下、目空一切的名寺 重拾舊日的光環。
由入口處的三層土石平臺仰望四百公尺開外,另人咋咋稱奇的是山頭上高不可攀的七層尖頂佛塔;間中,三層平臺之下又見一座巨大十字的岩石平臺,在其右手邊有一處由紅土與砂岩構成的遺跡,這是當年舉行印度教慶典的場所,名為白象廳。
緊接的就是長約一百六十公尺兩旁飾有六十八座砂岩造石柱的皇家典禮大道,它引領著凡人來到象徵能夠阻擋凡界一切邪惡、污穢的十字型「那嘎」石橋的跟前,在石橋之上共有八對由印度教法輪庇護著的五頭聖蛇「那嘎」巨型石雕,接下來就拾級在代表通往天堂的濃厚高棉風格石階之上。
階梯的盡頭,山頂之上,迎面而來的是兩側呈對稱排列,共有兩座長形的蓮花池;講求視覺上的幾何完美、對稱一致是早期高棉建物的極至表徵,而含苞待放蓮花的聖潔、無瑕在其宗教上代表著無上的意義。
在東面主要入口的「勾撲喇」前方再次見到一座較小型的「那嘎」石橋,在這座精緻無比的「勾撲喇」可在其雕花門柱、高聳的三角牆飾以及門楣上鮮活的濕婆瑪哈幽姬浮雕像看到最頂尖的高棉藝術雕工技巧,且被歷史學家一致評定為——世上除了吳哥窟之外,無人能出其右的稀有佳作。
通過「勾撲喇」,見到第三座的「那嘎」石橋,橋後方的蒙朵東面門框上懸著一塊長方型、略為破損的砂岩浮雕,畫面中詮釋著衣著精細、右手支頭、另一手持著貝殼 權仗、斜身在側躺在聖蛇納嘎身上的納萊王(俗稱毗濕奴),從其肚臍眼的莖梗上盛開著蓮花,而其中的一朵象徵著印度神教中宇宙的創造者——四面神婆羅門,跟 前坐著是有他的配偶「拉希弭」,週圍環繞著主宰時間與死亡的神祇「喀拉」、象徵著永恆之銀河的聖蛇「那嘎」、傳說中鳥頭人身的「格魯韃」、鶯鵡、猴子和大象,這幅傳達其宗教完整宇宙觀的石刻也就是菩儂壤寺中最受議論紛紛的納萊王雕刻楣石。
就在納萊王雕刻楣石正上方的三角牆上,另有一舞神濕婆「納塔腊*間」的砂岩雕刻,作品中可見祂在天地間飛舞中伸展著修長的四肢,把這位主宰宇宙的破壞與平衡之神的儀態萬千做最華麗的呈現;事實上,在印度神教的藝術 裡幾乎不把納萊王和舞神濕婆「納塔叻*間」的雕塑神像給拼湊在一起,在菩儂壤寺所見的情形絕對是全東南亞唯一僅見的安排。
備受爭議的楣石
一九八零年末期,在考古界裡興起一陣大風波的主角,正是目前安置在菩儂壤寺中蒙朵東面的門楣之上,這塊最受爭議的沙岩石板雕刻著側臥在象徵著永恆之銀河的納嘎聖蛇身上的納萊王(俗稱毗濕奴)。
這一塊的雕刻楣石因年久失修而掉落地面,早在一九六零年代初期,泰國美術部的一位管理員前來為破損的雕刻楣石拍照存證,隨後雕刻楣石立即消失在眾人的眼前。 直到一九六六年,這塊長約150公分、高為75公分的石刻,在曼谷的一處公開市場裡現身並販售給來自於美國紐約市的收藏家。隔年,轉手位於芝加哥的奧莎多 基金會,然後被捐贈給芝加哥藝術研究所,九年之後才被前來芝加哥藝術研究所參觀的泰國教授棣斯庫所發現,於是逕向泰國外交部舉發。
一九八八年泰國政府向芝加哥藝術研究所要求歸還,業已在此陳列21年的雕刻楣石,於是乎,這樁要求歸還史前古物不尋常的國際行動就此揭開序幕,在曼谷的新聞媒體宣稱這塊 遺失的楣石當時是借助美國軍方的器材搬運,以及透過軍方特權干涉才得以輸送出口;泰國美術部並且在菩儂壤寺立起招牌,把遺失的雕刻楣石正在美國芝加哥展出 的事實公開 ,一時之間,武里喃府上上下下群眾的不滿情緒也跟著沸騰起來。
另一方面,飽受美國公民和泰國僑民抗議、示威的芝加哥藝術研究所,只好提議要求以同等值的骨董交換;芝加哥當地一家慈善機構出面折衝,且同意捐出同等值的泰國藝品做為補償,但是在同年七月間談判破裂。
直到一九八九年,這塊流落異鄉二十餘載的納萊王雕刻楣石才完璧歸趙。
Comments
Post a Comment